文化的涵化 (acculturation)
文化的涵化指的是不同文化群體深入接觸時所發生的變化,人類學家在使用涵化這個詞時,往往描述的是相互接觸的多個社會中,有一個比其它社會要強大得多的這種情形。因此,涵化可看成是不同社會於支配-從屬關係環境中廣泛的文化借取。這種借取有時可能是個雙向過程,但一般說來都是從屬的或不太強大的社會借取的最多。
文化的涵化過程也可看成是一種溫和的、漸進的文化接觸、傳播、影響、移入的過程,表現為兩種或多種文化之間的交流、互滲,不致引起文化之間劇烈的衝突和對抗。涵化過程的作用是相互的,即既不像同化那樣一邊倒,又不像抗拒那樣分立。涵化的結果,應當促進雙方文化的共同發展,或共同發展而形成一種新的文化。
論及眷村居民的文化變遷,並不是指稱原本眷村居民與眷村之外的台灣居民分屬二個不同社會;亦不是指涉眷村居民與台灣舊居民之文化差異到達分庭抗禮之地步。而不可否認的是,在前面論述的眷村生活與文化建構之下,眷村居民「體制內」的生活的確與台灣社會中的廣大居民生活有所出入,再加上雖然兩者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,但仍然有其地方文化上的差異。眷村居民在政治實力上的失勢,以及人口屬於相對少數的情況下,自然要在新的主流社會中借取部分的文化,而在現實的環境中成為從屬的地位。但這涵化的過程是相互的、漸進的,同時有可能融注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化。
社會結構的重組、權力的重新分配、工藝技術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都促使族群接觸的機會增加。族群接觸機會的增加所伴隨而來的是文化接觸產生的接收、選擇、對抗、統一的過程。而這個過程即是文化的涵化。眷村居民即透過前面所指出的族群接觸的就學、就業、當兵、購物、通婚、社團等途徑來達成文化接觸的機會,進而達成文化變遷。而就業的途徑之中,也因眷村居民的職業選擇不再高度集中於軍、公、教,使得職業上與其他台灣居民的差異縮小,造成更多的族群接觸機會。相同的情形發生在配給制度的改變上,以代金取代實物的配給與台灣整體經濟環境改善、民眾消費能力上揚,讓眷村居民有更多機會透過消費來達成族群接觸。眷村的人口增加而眷村環境又不足以負載時,勢必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外移,在外移的人口之中,在接觸、借取外面的文化之後,難保其不會向尚留在眷村之中的親友傳播其文化;同時尚留在眷村中的老人,有些其實是在外面孩子住所與眷村之中往返居住的,再加上今日媒體的多元性與無遠弗屆,換言之,今日眷村的藩籬早已不如往昔的高大與深鎖,而有「你講台語嘛ㄟ通」之勢。
留言列表